LOADING

来看看历史上中国眼镜的进化史

2018-10-31 15:45
由 德国镜匠人 发表
据历史记载中国宋朝就有水晶镜片了,宋人赵希皓所撰《洞天清录》记:“老人不辩细书,用 ”,明朝张自烈《正字通》说“ 即眼镜”。

明张靖《方州杂录》说:“所得宣妙赐物,如钱大者,形云母,而质甚薄,以金镶轮,纽之合则为一,歧则为二,老人目皆不辩细书,张此物于双目,字大加倍”。
 
清赵翼著《陔余丛考》33卷有眼镜一则,说刘澜暇日记:“史沆断狱,取水精十数种以入,初不喻,既而知案牍故暗者,以水精承幕照之则见。

经研究认为:史沆当时使用的是水晶石片,是磨制成形的十几种单片水晶凸镜片,而且很可能是用两手执片,双目对光。

因此我国眼镜史专家聂崇候先生论断,我国发明眼镜是在13世纪前半叶是正确的。但是我国南宋发明的眼镜是双片加梁圈眼镜。

估计梁架用木质制作,用铜合页挂钩及铜契联结。实际上就是两只单片带柄眼镜的组合。
 
明嘉靖(1522~1266)郎瑛《士修类稿》云:“闻贵人有眼镜,老年观书,小字毕见,城世宝也。

我国明末清初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(1626~1661)首创“随目对镜”验光方法,把透视放眼镜扩为72种镜法,运用凸凹镜屈光原理,按照人们年龄和不同视力研制出老花、少花、远视、近视等各种光度的镜片,并发明出“牵陀车”磨制镜片,创制远镜、水镜、端容镜、焚香镜、摄光镜、夕阳镜、显微镜、万花镜,并著《镜史》行世。为我国眼镜及光学仪器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。研究认为,我国双片曲腿眼镜很可能就是孙云球发明的。
 
后来.孙云球又发明研制了不同用途的光学镜头,有百花镜、鸳鸯镜、放大镜、多面镜、幻容镜等数十种之多。从此,孙云球制造的眼镜名扬各地。可惜,这样一位有作为的技术人才,33岁就病逝了。但是他留下一部名n4《镜史)的科技著作.对推动后世眼镜制造技术,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。
 
但是眼镜发明的年代较晚,且应用极少,在那个时候绝对是身份的象征。镜片由水晶石、石英、黄玉或紫晶磨制成,材料稀少,价格昂贵,普通老百姓是戴不起的,故而皇帝当作好东西赐给大臣。
 
孙云球之后到了清代乾隆、嘉庆年间,苏州又出了一个制造眼镜的人才,名叫褚三山.他进一步发展了制造眼镜的技术,颇有影响。
 
之后眼镜制造成本开始下降,眼镜也从上层社会流传到下层社会。由于苏州出了孙云球、褚三山两位杰出的制造眼镜的技术人才,从而推动了当时苏州眼镜行业的形成和发展。在1735年,苏州已出现了专门生产眼镜的手工作坊。

到了清康熙年间,眼镜的制作与销售已在北京、上海、苏州、天津、广州等地蓬勃发展。眼镜已成了专门的商品。

说点什么吧
  • 全部评论(0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02-2018 德國鏡匠人國際眼鏡集團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